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服务支持
福布斯:QQ大战360 商业流VS技术流
添加时间:2010-11-5 17:32:44
 

        在经过了前晚的彻夜鏖战之后,昨晚的QQ与360都安静了许多,公告和公关邮件的数目骤降。昨晚,在公安部、工信部介入之下,QQ与360大战终于告一段落,目前QQ和360软件已经实现了完全兼容。有消息称双方即将和解,但腾讯随即表示既定部署未变,不会做出妥协。
        昨天一天堪称中国互联网史上最精彩纷呈的一天:有人示威,有人告官,有人泪奔,有人发狠,也有人偷笑,而“QQ体”更是在一夜间就上升为了百度百科词条。下至草民上至官员,各方反应如此迅速而激烈,无一不昭示着两家互联网公司强大影响力以及他们以往的成功。
        对两家公司的批驳在两天时间内已经有很多,现在我们应该从商业角度看看两家公司为什么打架,而率先出“大招”的会是腾讯?
        通常人们认为两家公司恩怨起自QQ医生,直接导火线则是360推出扣扣保镖。甚至有人猜测,腾讯出如此狠招是因为确定知道360也将推出IM(即时通讯)软件,进而威胁腾讯大本营。无论消息是否属实,更加根本的原因在于两者商业模式本质上的一致性,起冲突只是早晚之间。
        根本而言,360与腾讯的商业模式如出一辙,都是凭借免费软件传播形成庞大的用户群,然后依靠1%人群的增值服务获利。在这其中,稳定的用户群是根本,因为只要用户还在,他们只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就能不停地从不同细分领域中挖掘到1%的付费者。
        成为腾讯那样的公司是每一个抨击腾讯的互联网企业心中的梦想,但目前只有360的周鸿祎这条路已经走出了模样。周鸿祎毫不掩饰自己对企鹅模式的艳羡。在去年11月对周鸿祎进行采访时(参见《福布斯中文版》2009年12月刊),他曾给记者算过一笔账,按照当时360拥有的2.5亿的用户为基数,其中如果有 1%的用户对某项增值服务感兴趣,并愿意每个月支付一元钱,一年的收入就将达到3000万。根据周鸿祎的实验和测算,这样的估算比例并不高。他也预计在网络安全领域能够推出的增值服务将多达几十种。目前360已经推出了以“帮帮堂”为品牌的电脑提速、人工杀毒等面向个人的付费服务,以及软件安全认证、网站安全检测等面向企业的付费服务。
        当两者都以获取6亿用户黏性为目标时,纷争迟早会产生。因为向何处扩张对马化腾和周鸿祎而言只是一道选择题,他们显然不会选择风险过大的自主创新而是去走那些曾经有人走过的路,因此腾讯会进入农场、博客、微博,而QQ医生的出现也就毫不意外。但遗憾的是,当大家都只想着模仿而不是创新时,行得通的互联网盈利道路也就是那么几条,两个人狭路相逢总会发生。
        腾讯何以敢在当下出动如此的大招?原因当然是他们深信自己将获胜。沈南鹏在和我们的执行主编刘瑞明交流中说:“目前看来,商业模式创新似乎比技术创新更适用于中国市场。”腾讯率先出动“大招”正是互联网行业中一次商业模式流对技术流的决战。
        两个模式相近公司的差异在于腾讯是纯粹商业模式公司,而360则是一家构筑于技术上的公司。相对于IM来说,无论是杀毒引擎开发的难度还是云计算的应用都说明杀毒无疑是一个更加有技术含量的行业。但遗憾的是,在嫦娥二号已经登月的中国,所有的技术门槛都变得可以轻易跨过。单纯以技术或者“好用”作为自己商业优势的核心已经不可靠。在杀毒领域,金山、瑞星等老巨头依然存在,而360免费模式的追随者可牛也已趁势杀入。消费者在杀毒软件中选择众多,而迁移成本也只是简单的卸载和安装。
        以用户社交群为核心的QQ尽管技术含量不高,但用户黏性之强被业界公认是无以伦比的。在腾讯的算盘中,在绑架了用户的社交圈子之后,被迫二选一的用户当然选择的会是自己而不是有替代产品的对手。
        的确,只从纯粹商业竞争角度出发,如果此次腾讯对360的屏蔽没有被终止,它无疑将会向我们展示一场市场先入者如何充分利用已有优势击败潜在对手的经典案例。但遗憾的是,他们显然没有想到,在经济理性之外,还有道德,而在商业竞争之上,还有更加需要让人敬畏的存在——商业伦理。